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 
【新要闻】“可能致癌”!以后还能喝吗?两家公司紧急回应
来源: 新民晚报      时间:2023-06-30 21:23:21

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致癌?

6月29日,据路透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世界上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或将于7月起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致癌物”。当前,阿斯巴甜被普遍用于无糖可乐、口香糖等食品中,这也备受消费者关注。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相关资料图)

路透社6月29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计将于今年7月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对此, 世卫组织回应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但未透露具体内容是什么。

据报道,在经过外部专家评议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本月早些时候做出了这一决定。这个决定并未考虑个人可以安全摄入多少相关产品,对于个人的建议将由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和国家监管机构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癌症机构依据患癌几率的高低将致癌因素分为五类:

1类: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3类: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

4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

据路透社消息,国际癌症机构可能将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去年法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食用大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增加成年人的患癌风险,美国也开始对这种甜味剂进行重新审查。美国饮料协会作为饮料制造商的代表,和相关行业组织对这项结论进行驳斥。美国饮料协会官员称,科学界和监管界普遍认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这是世界各地食品安全机构一次又一次得出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有问题的,包括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唯一的例外是由糖醇制成的甜味剂,即多元醇,它不属于“非糖甜味剂”的范畴。

无糖饮料还能喝吗?

作为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在饮料、冰淇淋、冰冻甜点、婴幼儿食品、奶粉、豆奶粉、糖果、药制剂等产品中都有广泛应用。公开数据显示,阿斯巴甜每年销售额多达10亿美元,被几千件产品采用。

而由于其低热量、高甜度、甜味纯的特点,阿斯巴甜在无糖饮料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记者检索各商品配料表发现,国内许多大牌碳酸饮料如无糖百事可乐、无糖可口可乐、芬达无糖汽水等均有所应用。

不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并没有临床证据支撑阿斯巴甜确实致癌,也没有明确一天的摄入量或一次最大的摄入量是多少才会致癌, “离开剂量谈致癌就是耍流氓”。但如果最终确定致癌,目前甜味剂的替代品有很多,包括罗汉果甜和代糖等,因此对世界范围内食品饮料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

两家公司紧急回应

29日,在这场风雨欲来的阿斯巴甜危机中,以“无糖”饮料产品为代表的元气森林公开表示,元气森林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一向在配料表上“内卷”的元气森林,在代糖的使用上,以赤藓糖醇为主的代糖配方解决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口感问题。

另外,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称,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据悉,罗汉果是原产中国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提取物“罗汉果糖苷”是天然甜味物质。

该机构此前裁定结果曾有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过去对不同添加物的裁定结果已经不止一次引起消费者忧虑,也多次引发诉讼案件。

2015年,该机构将除草剂嘉磷塞异丙胺盐判定为“可能致癌物”。尽管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机构都质疑这项裁定结果,但企业界仍深受影响。德国拜耳公司曾被美国法院判决,应赔偿那些主张因使用除草剂而罹癌的顾客,该公司2021年已在第三次上诉中败诉。

再例如,该机构也曾被批评对难以避免的事物发出不必要的警示,例如将大夜班工作和食用红肉列为“很可能致癌”,使用手机则被列为“可能致癌”。

无糖饮料当水喝

30岁男子代谢失控患上糖尿病

据媒体此前报道,30岁的孔先生在冰箱囤满了“无糖”或“0糖”的气泡饮料,每天至少四五瓶当水喝,后来,孔先生总觉得口渴,尿量也较原来增多,于是到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初发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医生解释,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采用形式各异的甜味剂代替。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

2022年9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顶尖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 人造甜味剂不是糖的健康和安全替代品,较高的人造甜味剂摄入量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标签:

上一篇: 宗酉明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关闭

设计师 查看更多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