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 
泰扬暴雨竟是因为“列车效应”,江苏出梅近了!
来源: 百度新闻      时间:2023-07-10 22:26:17

交汇点讯 据江苏省气象台公布的数据,7月6日14时—7月7日14时,江苏中部出现特大暴雨,泰州317毫米,姜堰283.7毫米、如皋266.4毫米、江都259.2毫米、扬州256.7毫米,泰州、姜堰均打破观测史最大单日降雨纪录,也是观测史首次出现特大暴雨。全国共有214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一度降水量排行榜前十都在江苏。

“泰州市气象台及扬州市气象台于7日分别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扬州多地降水超过100毫米,部分街道雨量超过250毫米,已超过扬州城市现状排涝标准(228毫米/24小时),造成严重积水。泰州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中部地区特大暴雨,24小时最大雨量达到317毫米,超过原历史记录1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导致泰州部分路段出现大面积积水。”回顾这次强降水过程,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小霞解释,泰州扬州(以下简称:泰扬)这次暴雨的成因是高空槽、副高、水汽输送等降雨影响系统正好匹配,为强降水形成了有利的形势条件。特别是本次强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形成了“列车效应”。

“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块铁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列车效应。”金小霞解释称,6日到7日,强降水云团形成带状排列,不断经过泰扬上方。“但这种极端性强降水发生的概率很低。”金小霞补充道,预测到强降水后,江苏省气象台迅速启动暴雨应急响应,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与应急部门加强联网会商,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扬州泰州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加强指导,研判降水趋势,做出精准预报。


(相关资料图)

“苏州7月11日出梅,江苏近期也会出梅”,金小霞表示,苏南地区从11日开始降雨天气将大幅减少,苏北则会平稳过渡到晴朗天气,虽然苏南苏北出梅时间不一致,但我省七月中旬后期将会整体出梅。金小霞提醒,“出梅之后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但温度很高,午后到下午容易有局地对流产生,也不是完全没有降水。”

出梅的同时,长达40天的“三伏天”也将于7月11日开启。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项瑛表示,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今年全球肯定要比去年热。“对江苏而言,随着副热带季风区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梅雨开始就来得比较猛,降水强度也比较大,目前长江中下游一带降水强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厄尔尼诺的一种间接响应。因此今年夏季高温热浪的程度反而弱于去年。”项瑛说,虽然没有去年热,但预计今年盛夏会我省出现阶段性高温伏旱天气过程,需关注高温热浪对城市安全运营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好防暑降温和电力调度供应的准备,关注太湖蓝藻暴发的可能性,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改善水资源水质。

“过去3年,尤其是2021年、2022年,我国降水出现了‘南旱北涝’的情况,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降水传统意义上‘南涝北旱’的回归,所以特别要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动态和强度的变化对长江流域降水产生的影响。预计7月份江苏气温较常年偏高0℃~1℃。”项瑛提醒,此次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厄尔尼诺的发展将会促使夏季出现“南涝北旱”的形势;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会导致北方出现冬季偏暖,甚至大概率出现暖冬的情况。对农业生产而言,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都将受气象条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波动,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趋强,农业生产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另外,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省强降水事件偏多的可能性均较大,预计入伏后预计7月中旬-8月上旬全省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多0-2成。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偏高0-1℃,月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5-38℃。结合入梅以来强降水叠加区域,今年夏季我省出现大范围干旱的概率不大,但龙卷风极端天气则有可能出现。

项瑛提醒,“今年热带气旋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需注意出梅后西北行台风对我省东部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风雨影响。龙卷风就是一种较为猛烈的强对流天气,龙卷风形成后,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几小时,其袭击范围很小,但破坏力大,江苏是龙卷风的高发省份,公众应关注天气预警信息的发布,做好防范与应对。”

面对极端降水天气,项瑛表示,省气候中心针对可能出现集中强降水时段、存在发生局部内涝以及地质灾害等事件的可能,结合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开展隐患整治和提前疏通,加强会商和风险研判,充分做好各种防汛和城市内涝的防范工作。

据悉,面对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省气候中心拓展和丰富面向社会的服务供给产品,重视灾害性天气过程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应对城市生命线保障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农技耘等发布气候预测、气候事件分析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普类等各类产品,以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气候服务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此外,省气候中心同时针对河蟹养殖、一稻三虾等特色农业发布针对性服务材料,并结合降水总体降水形势提供有效建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杨舒雅

图 视觉中国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标签:

X 关闭

设计师 查看更多

X 关闭